河南传统法治人物:郑板桥
所属年代:清代 |
关联地点:河南省范县辛庄乡毛楼村 |
籍贯/祖籍:苏州 |
身份标签:清代书画家、文学家 |
关联典籍:《板桥全集》《甘谷菊泉图》《清光留照图》《墨兰图》等 |
关联遗存:郑板桥纪念馆 |
生平简介:
郑板桥(1693年11月22日—1766年1月22日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郑板桥是清代著名诗人和书画家。他出身贫寒,一生历尽坷坎,饱经磨难。做官前,他以卖诗文字画谋生,长期过着颠沛流离、穷困潦倒的生活。当上县令出人头地后,清廉如水,爱民若子,备受后人称赞。曾作诗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,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体现了为民的法治思想。
|
法治思想: 他情系百姓,与民同忧。为官力求简肃,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。为察看民情、访问疾苦,他常不坐轿子,不许鸣锣开道,不许打“回避”“肃静”的牌子,身着便服,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。即便夜间去查巡,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“板桥”二字的灯笼引路。因为他常常微服“陇上闲眠看耦耕”,以致“几回大府来相问”,竟找不到他的人影子。 对于百姓的疾苦,他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。他一生善于画竹,尤其善于据竹写诗。在潍县任县令时,他的顶头上司、山东巡抚包括向他索求书画,他画了拿手的竹子,并在上面题诗一首: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竹林风雨的萧萧声,使他联想到民间的疾苦、百姓的呻吟。语言多么恳切,意境多么高远! 他巧断狱案,为民解难。对于那些欺压百姓的富豪,他则毫不心慈手软。同时他教子诵诗,从小爱民,教育儿子从小吟诵反映穷苦百姓生活的诗歌名作,以使孩子从小懂得劳动人民的苦难,长大后不去做鱼肉百姓的事情。他还“劫”富济贫,抗灾救民。 |
法治轶事: 郑板桥情系百姓,与民同忧。乾隆六年(1741年)春,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,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。他为官力求简肃,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。为察看民情、访问疾苦,他常不坐轿子,不许鸣锣开道,不许打“回避”“肃静”的牌子,身着便服,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。即便夜间去查巡,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“板桥”二字的灯笼引路。因为他常常微服“陇上闲眠看耦耕”,以致“几回大府来相问”,竟找不到他的人影子。 |
历史评价:《郑板桥评传》概括他的宦海生涯:“三县”的能员廉吏。沿着异地为官的履痕,清晰可见他的思想轨迹,也可感受到他的司法情怀。 |
推荐单位:濮阳市司法局 |